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之际,在上海召开的201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党政主要领导人座谈会,引起各方关注。
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全球性难题。欧美发达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路径模式探索仍在动态优化调整中,仍多是成就与问题并存。长三角是我国协调发展水平最高、成果最丰富的区域。这既与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较早且体系较完整,合作领域统筹专项并重且持续深入、合作成果多“看得见感受得到”有关;也与区域发展水平较为接近、合作重点正从纵向梯度互补转向横向深层竞合,合作领域不断细分、竞合形态不断创新有关;更与长三角合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国企民企共同参与,且合作领域多从较易开花结果入手并坚持共建共享价值导向有关。
实际上,我国不少区域也较早探索开展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与实务操作,但切切实实取得较大突破、协商形成长效机制、开花结出硕果的区域尚不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在国内已走在前列。本质而言,区域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级版,它不仅要求区域内部各成员间有着紧密的经贸、社会、文化交流和人员交往,有着基于大致相同的清亲政商环境,并基本实现了政府规制基础、重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重大平台、工程、项目等规划的协商衔接,还进一步要求有着企业间分工协作体系的广泛建构与生态良好、行业间成文及非成文规则的共同遵守和自律自治、政府和企业对科研创新鼓励及知识产权保护契约精神的普遍流行和全面尊重。就此而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与创新实践,可为国内其他区域的现代化竞合生态构建、一体化迈进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该怎么做?首先要准确把握阻碍长三角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的症结所在。笔者认为,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尚存在素质性、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长三角一体化整体上格局偏小层次偏低,部分基础设施尚未互联互通、部分市场规制尚未有机统一,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尚存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现象;也在于长三角一体化需进一步从交通、产业、投资等“硬”领域向规则、科研、文化等“软”领域升级,更有力增进长三角区域优势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大都会区建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真正成为更有生命活力、更强张力的区域发展共同体;还在于长三角区域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金融科创人才等对外开放的主战场之一,需要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来优势集成、抱团发展、集团作战,来聚力增强竞合实力和动能、聚力提升竞合层级和能级。
浙江市场经济培育较为成熟、新经济新形态涌现较为活跃、改革开放探索创新试点较为积极,新时期需进一步担当起先行示范的时代使命,积极主动加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大潮,以长三角区域为“八八战略”发展升级新空间,协同开发发展以洋山、梅山、淀山湖等为重点的国际化高能级特色功能平台,协同建设形成以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为核心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协同培育做优以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科研创新及产业化国际高地,协同扶持做强以数字经济、健康经济、互联网金融等为主体的新经济群,协力共构共赢以统一市场规制和生态文化圈为基础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科学高效推进实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
来源:浙江日报